心血管康復
心血管康復
一、背景
心血管康復醫學誕生于上世紀初西方國家,歷經百余年的發展,從否定、質疑到普遍被大眾接受,目前成為全世界醫療衛生機構大力推廣的項目。心血管康復與二級預防(Cardio Rehabilitation,CR)是根據患者詳細的評估而進行的一系列有計劃的全面的干預措施。主要包括心肺功能評估、運動治療、藥物管理、睡眠管理、患者行為改變和營養指導、心理疏導等。已被國際三大權威期刊《Circulation》、《AACVPR/AHA》、《ACCF/AHA》Ia類推薦。越來越多的循證醫學證據證明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IA)、提高運動能力(IA)、降低住院率(IA)、降低死亡率(IA)、改善焦慮和抑郁(IA)。
《中國心血管疾病康復/二級預防指南》指出:“心血管康復是指以醫學整體評估為基礎,通過五大核心處方(藥物處方、運動處方、營養處方、心理處方、戒煙處方)的聯合干預,為心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復期、維持期以及整個生命過程中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全面及全程管理服務和關愛”。建立以心血管專業醫護人員為主導的“保健-診斷-治療-康復”為一體的多學科團隊治療模式,是穩定期心血管疾病患者最佳的治療策略。
近年來,以阜外醫院心血管康復中心等國內一批頂級醫院為模式的出現,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視。根據不完全統計,至2019年全國心血管康復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超過1000家,臨床價值、社會價值及經濟價值在國際上得到充分的肯定,心血管康復學科發展事業已成為了必然趨勢,因此建立集心內科、心外科和康復等多科室為一體的“全心”康復服務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二、主要內容
一期心血管康復:針對心血管事件后住院期間的心血管病患者,通過風險評估、心肺功能評估、體適能評估、ADL評估、運動治療(PT)、ADL指導(OT)、患者教育、心血管危險因素干預等,進行的以維持日常功能為目的綜合康復策略。
二期心血管康復(又稱門診康復):針對穩定期心血管病進行系統康復治療和二級預防。目的是恢復心血管病患者正常的社會功能、減少患者危險因素,促進長期的健康行為依從性。
三期心血管康復:利用居家、社區資源對穩定期心血管病患者進行有計劃的行為干預和運動指導。目的是為了維持康復效果,最終降低心血管病患者再次發病率、死亡率。
三、項目合作
為加快推進衛生健康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充分利用阜外醫院優質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及康復資源,探索我國人群心血管康復的有效手段和成功模式,2019年12月1日北京阜外醫心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匯成萬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在全國范圍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同普及、規范和推廣心血管康復項目,減少和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優質、安全、便捷、高效的康復服務。
四、項目優勢
1、技術優勢:依托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疾病防治及康復資源,通過心血管康復專業技術指導及帶教,醫護進修,培訓,遠程視教,患者宣教等培訓和推廣等模式,從設備到學科建設再到學科培訓整體解決思路,切實提升合作醫院的心血管康復技術和能力,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心血管病患者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的健康需求;
2、硬件優勢:北京匯成萬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致力于打造功能型心血管康復體系、心血管大康復服務體系的企業,心肺評估和康復系統均引進目前世界最頂尖、最先進的品牌及設備,同時對心血管康復項目的總體布局、規劃和設計,以及康復中心平臺的搭建均有良好的經驗。
3、學科發展優勢:心血管康復項目后期,依靠阜外醫院康復學科發展優勢及其他康復系統合作平臺,對合作醫療機構品牌效益的提升、學科建設和發展,以及相關醫務人員的職業發展、職稱評定等均有著重要意義。
4、社會及經濟效益:為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帶來諸多收益的同時,可實現醫療資本及優質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社會滿意度、優化醫療機構收入結構、減輕醫保壓力、增加心血管病患者就醫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僅是醫療手段的進步,更是以疾病為中心的傳統醫療模式向以患者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會醫療模式轉變的具體體現。今后心血管疾病治療理念的更新和發展,必將使心血管康復的地位從輔助治療提升到整個治療過程中,并最終取代傳統血管重建成為主要治療手段。